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济源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三十九)
发布时间:2023-07-19

案例 39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打造“创业惠客厅” 激发市场活力创造力

背景介绍

创业难、成长难,是创业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创业者所需、所急、所盼,发挥创业见面第一人作用,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创业惠客厅”服务模式。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变“企业找政府”为“政府找企业”,精准施策,主动为市场主体送政策、送服务,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落户济源,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助力济源示范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主要做法

企业登记是创业者步入创业的“第一站”,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职能部门和创业导师做客“创业惠客厅”,开展创业孵化专题服务,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作出针对性指导,当好创业企业成长的引路人、创业路上的纾困人、企业发展的贴心人,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创业“前、中、后”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树立“靠前服务”理念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主动了解创业者需求,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一是升级“厅家合一”服务模式。在市民之家企业服务大厅设置创业惠客厅,主动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创业选址、审势信息,共享各镇、街道办事处免费办公住所提供情况和条件,帮助查询区域市场主体聚集数据、分布情况信息,行业市场主体的新设、注销等动态信息,便利创业者因时制宜、审势而行,为创业选址、行业选择提供决策参。二是提供创业定制化服务。收集各类型企业不同的创业意向、创业需求,针对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定期邀请税务、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和机构等做客惠客厅,在政策落地、创业指导、创业融资、创业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协调各部门解决创业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争取“零费用”登记地、税收优惠、人才培训、社保减免等政策。三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辅导服务。对接辖区内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专题指导,以大学生创业需求为导向,开通线上、线下创业平台,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社团、众创空间为载体,邀请创业导师做客“创业惠客厅”,进行创业实务培训,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 助力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突出“便捷服务”理念

叫响开办企业“1100”模式(一网、一次,零费用、零跑腿),提速度、拓广度、增温度“三个维度”融合推进,持续打造“济速优办”开办企业服务品牌。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开办“速度”。企业登记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经营范围“菜单点选式”勾选,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实行申报承诺制,且可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比对核验,创新办事指南二维码矩阵墙,实现开办企业“码”上办。简化申报材料、登记环节,压缩办理时间,开办企业13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业务流程仅需2小时,执照办理30分钟。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增加服务“温度”。开辟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区,增设企业智能审批机,实现“一机管登记、全程零干预”,将企业登记的时间压缩到10分钟,打造了老百姓身边“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零等待”的“智慧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渠道,先后推出企业开办进银行、进市场监管所、进社区、进高校、进政府招商服务中心等,实现企业开办全域登记服务。三是加大改革举措,拓展服务“广度”。推行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证照联办”,实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一窗出件,有效解解决了准入准营的问题。开展“一照多址”改革”,允许在营业执照上增加新的经营场所,实现一照多址,免于新设登记和分支机构备案,释放住所资源,降低开办成本。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打通各办事平台与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壁垒,实现电子印章随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免费应用。以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创业群众提供便利。

突出“闭环服务”理念

重塑“监管卫士、服务先锋”新市场监管理念,从只关注登记注册,向关注企业前期创业、后期成长全过程转变,为新设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式服务,做到既扶上马,又送一程,推动市场主体生得更快、活得好、长得壮。一是助力市场主体“生得快”。牵头抓好济源示范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综合精准发力,激发市场活力,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27645户,市场主体总量达101710户,再创新高,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优化完善政策环境,建立示范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制定《济源示范区市场主体倍增提质行动方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聚焦“融资难”问题,2022年指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53亿,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融资1.2亿元,减免市场主体检验检测费用230余万元,帮助市场主体增信心、解难题、渡难关。二是助力市场主体“活得好”。深入推进竞争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和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对情节轻微、没有主观故意且未造成实质性危害的违法行为,以警示教育、帮助整改为主,留足发展时间和空间。开展信用修复,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强化广告监管、网络交易监管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强消费维权,12315受理消费者投诉办结率100%。三是助力市场主体“长得壮”。引导“个转企”升级,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等“个转企”优惠政策12项,完成“个转企”400余户。激发“质量强市”后劲,豫光金铅荣获省长质量奖,济钢、龙兴钛业2家企业荣获“第十届市长质量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帮助246家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问题349项。强化“知识产权”驱动,有效发明专利46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9288件,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

工作成效

“创业惠客厅”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掀起创业浪潮,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提升,2022年底,示范区实有市场主体101710户,较2021年底增长22.8%,增长率居全省第六位。2023年1-5月份,新增市场主体10374户,同比增长128.25%,助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该创新做法被省委改革简报第53期刊登。

经验启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树立问题导向有解思维、目标导向长效思维、结果导向系统思维,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才能打造优良创业环境,持续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