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绿水青山”的生态,滋养着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繁荣向上。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为市场主体提供充沛的营养、生长的沃土。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夏日的绿荫、避雨的港湾,给予这座城市的人以温暖和力量。
2022年以来,济源以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疏通堵点、纾解难点、解决痛点,塑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形象。
我们推出“济源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发布专栏,旨在展示亮点、交流互鉴、开拓思路、共促提升,为济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营造氛围,助力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案例 9
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局 立足实际 借鉴经验
打造济源特色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品牌
背景介绍
为营造济源示范区一流营商环境,增强政府采购优质体验感,财政金融局以惠企、利企、便企为导向,从融资信贷纾困、扶持中小企业、推进全流程电子化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持续激发企业活力,着力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质效,努力打造济源特色政府采购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品牌。主要做法
发挥政策功能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优惠。适宜中小企业提供采购限额标准内的,专门向中小企业开放。二是提高预留采购份额优惠。预留预算总额30%至40%适宜项目专门给中小企业,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比例60%以上。三是加大价格评审优惠。面向小微企业的采购项目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合作的,按4%—6%的价格扣除优惠价格参评。该标准已嵌入招标文件中。
切实降低采购成本 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一是全面免除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免收标书费用。确需履约保证金的,按保函形式收取。二是提高政府采购预付款比例,有效降低供应商运营压力和交易成本。预付款比例提高到合同金额的50%以上,合同签订后2个工作日支付预付款。三是及时组织验收。收到验收申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验收。四是提升工作效能。合同在线签订、电子发票在线上传,实现“指尖办理”“秒收款”。五是推动“政采贷”工作落地,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六是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优势,积极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助力消费扶贫和乡村产业振兴。
确保公平公正 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
一是公开开标过程。开放政府采购现场观摩。二是全面公开评标结果。书面(含电子方式)告知投标人未通过资格审查原因、评审得分与排序、无效响应原因等。三是加大信息公开监管方式。实行“全链条”可视化管理,政府采购预算各环节信息闭环串联,确保采购信息依法、全面、及时、准确公开。四是质疑答复在线公开,行政裁决质效大幅提升,复议“零撤销”、诉讼“零败诉”。
强化监督管理 保障公平竞争环境
一是加强采购人管理,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科学编制采购预算,做到超预算、无预算不采购。二是规范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严格执行名录登记注册制度。三是严格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管理、随机抽取使用制度,严把“入口关”。四是加大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严格查处对供应商的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的问题,营造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公开举报投诉途径,开展保证金、隐形壁垒等问题专项清理,不断净化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发挥信用作用 健全完善诚信体系
一是健全诚信管理办法。完善政府采购诚信管理和信用监管及评价结果运用机制,规范约束采购行为,加大跨部门共享信用联合惩戒力度,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二是强化信用结果运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人员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并从政府采购公布名录中择优选取代理机构。三是加大约束惩戒力度。明确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渠道和方式,高效处理投诉、举报事项,完善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联动机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管。
工作成效
2022年148家预算单位完成206个政府采购项目,采购金额54682.75万元,节约资金1914万元,节约率3.5%。网上商城交易额4764.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8.81万元,增幅34.4%。为15家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累计发放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贷款387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6.27万元,增幅133.6%,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政府采购监督峰会组委会、《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组织的全国政府采购机构联合评比中荣获2021-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机构”称号。
经验启示
政府采购工作的好坏与营造济源一流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具体工作中要求我们立足实际,学习先进,积极探索,拓宽思路,注重实效,持之以恒。坚持“阳光采购”,努力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等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服务平台,构建集智慧化、集成化、数字化、精细化、透明化为一体,多措并举具有济源特色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