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与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对《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介绍《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政策亮点: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政策亮点如下:
一、制定背景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自1989年我市第一家孵化器成立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北京共有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00余家,其中,市级孵化器106家,国家级孵化器71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孵化器参与的投资基金超过300亿元,规模在全国最高;近十年,孵化上市企业200余家、独角兽企业30余家。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探索新时期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新范式,2022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10家引领类标杆孵化器和13家培育类标杆孵化器。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本指导意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转化孵化、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的全链条,必将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共计18项具体举措。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创业孵化效能,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聚焦前沿、升级范式;赋能产业、统筹布局;链接全球、开放协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到2027年底,形成标杆孵化器示范引领、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骨干支撑、其他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齐全的梯度接续创业孵化体系,孵化器专业化、价值化、国际化程度实现整体提升;国际孵化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有力推动本市成为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第二部分是充分发挥孵化器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共包括5项内容。一是支持孵化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顶级战略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超前深度孵化。二是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布局高能级孵化器,强化孵化器在产业创新生态中的枢纽作用。三是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产业孵化器,支持领军企业与孵化器合作,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四是支持孵化器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早期基金,鼓励耐心资本建设孵化器。五是推动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产业园区等共建创投基金和创新平台,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续机制。
第三部分是进一步加强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共包括4项内容。一是支持孵化器围绕产业垂直领域,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做深产业孵化服务。二是鼓励孵化器提高创业辅导能力和智慧孵化水平,做精创业孵化服务。三是积极引导各类人才进入孵化行业,建立多层次培育体系,做强孵化人才队伍。四是支持孵化器试点“以服务换股权”、设立政务服务站点,推动具备条件的国资孵化器加强改革创新。
第四部分是全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业孵化新格局。共包括5项内容。一是支持各区结合区域特点和主导产业,加速孵化器布局建设。二是优化提升创业地标和特色科创社区孵化功能,探索“社区孵化”新模式。三是支持京津冀孵化器联合挖掘培育早期项目,强化三地协同孵化。四是鼓励孵化器深度链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积极吸引知名孵化器来京发展。五是发挥中关村论坛国家级平台作用,扩大全球标杆孵化器分论坛影响力,支持各类主体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创业孵化国际化影响力。
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监测评估、宣传引导等4项内容。
三、政策亮点
指导意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首次提出加强与本市原始创新资源相匹配的创业孵化能力建设要求。北京创新资源特别是原始创新资源丰富,集聚了3家国家实验室,7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产生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为将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孵化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耐心资本孵化等新范式,支撑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孵化,加速带动创新创业能级跃升。
二是首次明确孵化器的领域布局和区域布局,要求加快形成与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密切结合的创业孵化体系。指导意见指出,要聚焦高精尖细分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市区联动,在“三城一区”、中关村示范区重点布局,充分发挥孵化器在支撑区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赋能全市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首次要求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全球视野,深度链接、汇聚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业孵化生态;要深化区域联动,强化京津冀协同孵化,探索形成跨区域孵化接力、开放协同的孵化新格局。
四是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指导意见鼓励,孵化器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完善投融资服务、优化运营模式,不断提升专业化、价值化水平。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监测评估,不断提升创业孵化能力和政府服务效能。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从您的介绍中,我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孵化器升级孵化范式,能否介绍一下北京市创业孵化的发展历程和现在提出范式升级的考虑吗?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
首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北京市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初步总结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创业浪潮,都与同时期中关村产业迭代更替,同频共振、相互推动。
第一阶段是1989年至2000年的概念导入阶段,这一阶段,伴随中关村地区科研工作者“下海”创办企业的时代特点,和PC产业发展需求,各级政府和高校陆续创办一批孵化器,主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空间、会议场所等基础服务。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10年的提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伴随着海归创业和全球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门户网站等互联网创业激增,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孵化器创办,并增加了投融资、财法税、资源对接等服务。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2020年的爆发增长阶段,随着全球智能手机、4G的普及,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热潮,中关村率先出现了不依赖租金、精准开展深度孵化服务的创新型孵化器,服务内容涵盖创投孵化、创业辅导、联合办公等多种模式。第四个阶段是2021年至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前沿硬科技创业蓬勃兴起,孵化器也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孵化行业开始深度链接创新源头,出现了一批聚焦基因技术、空天技术、智慧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孵化器。同时,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深入参与、共建未来产业孵化器,高端人才、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在此融汇碰撞,孵化器成为释放创新源头势能、促进前沿技术转化和加速未来产业培育的重要平台载体。
二是领军企业通过自建和共建孵化器等方式深度参与孵化,通过投资基金、供应链、场景等资源要素,服务前沿创业企业发展,同时也延申了创新链条,深化外部创新与企业内部创新的联动,加速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现共赢发展。
三是孵化器的职能从“选育项目”向“创造项目”转变。为提升硬科技孵化效能,孵化器积极探索新的孵化组织模式,帮助组建由科技人才、产业服务专家、投资人和产品经理等构成的创业团队,精准匹配技术、平台、资金、产业链、供应链等资源,加快打造硬科技项目公司。
四是孵化器的产业创新生态枢纽作用凸显,国际化成为重要方向。从全球看,孵化器已经成为产业创新生态承上启下的枢纽环节。一方面,孵化器的资源链接和要素汇聚能力持续增强。孵化器通过联动高校院所、聚集人才和资金、促进初创企业获取产业资源等方式,推动创新生态加速演进。另一方面,孵化器全球化、网络化服务的趋势逐渐兴起。全球性孵化服务资源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带动创新创业资源跨境流动配置。
基于对上述发展历程和国际前沿创新趋势的研究分析,我们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创业孵化4.0时代要求,在《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推动孵化范式的变革升级,抢抓创新范式变革新机遇,全面推动孵化器向专业化、价值化、国际化升级,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刚刚您介绍了2022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了一批标杆孵化器,能否介绍一下标杆孵化器建设情况怎么样,有哪些成效?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
我刚刚介绍了,2022年,我委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了23家标杆孵化器,其中洪华博士创办的谷仓智能硬件孵化器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此外,还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奇绩创坛、创新工场,生物医药领域的巢生、新生巢、飞镖,新材料领域的埃米空间,以及中科创星光电子孵化器、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孵化器等10家引领类标杆孵化器和13家培育类孵化器。从上述的介绍中,大家就可以领会到,标杆孵化器必须聚焦明确的产业领域,创始人都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产业背景,孵化器的产业服务和孵化能力突出,能够充分整合产业要素和上下游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与发展,23家标杆孵化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孵化培育优质企业成效突出。在孵企业930家,其中,新增孵化企业348家,新培育国高新、专精特新企业109家。二是有力支撑所在园区高质量发展。标杆孵化器2022年营业收入36.64亿元;在孵的195家国高新企业,2022年实现营收36.61亿元,同比增长45.6%。三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采购专业仪器设备255台套,投入超过5000万元;举办创业辅导、早期投资、资源对接等活动303场,服务企业6377家次;新增融资83家,累计完成融资18.3亿元。
此外,今年我们还积极推动英国伦敦P4精准医疗加速器在京建立“P4中英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积极推进意大利、德国等优秀创业服务机构在京落地。
面向未来,我们坚信是硬科技的创新创业,是前沿领域的创新创业,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创新创业。借今天的发布会,我们也向国内外优秀孵化机构和人才团队抛出“橄榄枝”,欢迎大家来到北京,一起为创新创业者搭建舞台,共建共享,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扎根中关村,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中,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共同谱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