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附中效果图
产教融合园区效果图
下冶沿黄煤铝土矿区治理后的美景
人民医院东院区效果图
草木回春姿,万象皆更新。
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抢机遇、加油干、谋发展,玉川大地充盈着盎然生机,升腾起澎湃动力。
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过去的2022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用地要素保障、民生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迈步新征程,随着国土空间“一张蓝图”的绘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轮廓,正愈发清晰。
规划引领“用力”,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的绘就,离不开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规划力量。
2022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清廉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年来,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共划定耕地保护控制面积314.079平方千米(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75.173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63.1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31.05平方千米,新增城镇建设用地23.99平方千米。
国土空间具有唯一性。统筹平衡各类空间需求,必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中进行,对边界、规模、布局、结构和强度进行管控,确保空间布局不冲突、数据总量不突破。
2023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严格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半年完成《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报批工作。全年完成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城市综合防灾、总体城市设计等专项规划修编、编制工作,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做好空间指引和规则管控,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各项规划的落地实施,以此为引领的城乡建设,将成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亮丽风景线。
要素供给“有力” ,重大项目保障大提速
在充满生机的时节,愚公故里“烟火气”升腾——
从北到南,重大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加快推进。工人们抢工期、保进度,随处可见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全力冲刺“开门红”。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硬支撑”,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拉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的“助推器”。
2022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全面提升,“标准地”出让机制全面推开,全域土地利用提质增效行动持续开展,已消化2009—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1.28平方千米,消化2019—2021年批而未供土地3.24平方千米,处置闲置土地0.48平方千米,释放增存挂钩指标1.6平方千米,土地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省市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2022年完成土地收储入库29宗2.358平方千米;获得省政府批复6.8平方千米,同比增长87.6%;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31宗4.997平方千米,同比增长41%,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22.34亿元,同比增长22%;土地出让入库总收入突破30亿元。
全力以赴拼经济,项目是主要抓手,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关键。2023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认真做好土地收储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让重大项目落地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一方面,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土地成片综合开发,全面落实推行“净地”“熟地”出让和“标准地+承诺制”制度,实现“拿地即开工”,完成土地收储2.533平方千米,保障用地3.333平方千米,全力保障东区棚户区改造、科创岛等重点项目落地。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解决出让非住宅用地使用权届满续期问题,计划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2平方千米。
另一方面,扎实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工作、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净矿出让”制度。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兼顾“数量”与“质量”,统筹“可行”与“必需”,既拉动当前又支撑长远,为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资源保护“得力”,耕地矿产开发利用合理有序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倡导土地资源节约,不光是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之道,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是顺天应时的战略考量,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深重嘱托。
2022年,示范区资源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从制度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数量到质量再到生态,人们对资源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济源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完成并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黄河三峡济源段湿地综合整治项目》获批;S230沿线(济源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纳入河南省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库,预计总投资4882.59万元。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既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又要保障示范区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建设用地。
2023年,示范区将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一方面,争取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完成济源2023年度“进出平衡”方案编制,保持示范区耕地保有量总量动态平衡,着力通过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土地卫片执法、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等专项工作,规范执法监管,加强巡查管控,做到违法用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消除违法用地状态到位,推动自然资源领域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在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示范区还将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力争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普遍实践。
民生服务“给力”,各项惠民便民改革向纵深推进
新建商品房项目组织交房时,在相关准备工作完成的前提下,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税务部门、金融机构等联动,在交房现场为提出申请的购房人办理不动产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实现购房人收房的同时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4月20日,示范区正式推出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发证”业务。
安居乐业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而不动产权证书正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
2022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行免收小微型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和企业非住宅不动产登记费,建立了不动产登记保险责任机制,创新推出了“组合贷+抵押登记”、“8+2”不间断延时服务、“交房即发证”等业务,开启了“一证一码”“抵押无纸化办公”等不动产登记新模式,解决了67个小区9600余户居民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工作居全省前列。通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助企融资66亿余元,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让优质资源“活”起来,让经营主体“动”起来,让发展氛围“浓”起来。2023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力提高自然资源服务质效,推进不动产登记数字赋能,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线上服务。有序开展水流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等工作。
建机制、护耕地、拓空间、保用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自然资源人的身影穿梭在四方田野之间,汗水滴落在广袤大地之上。每个自然资源要素都是基石,筑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力激发资源要素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聚力监督执法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聚力生态保护修复守护碧水青山,聚力提升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奋发有为、积极作为,为加快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作出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