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到期后,理赔金额49.9万元很快就到账了,有效缓解了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让我们平稳度过跌价期,实现稳定经营。”7月5日,谈及“保险+期货”,克井镇大社村村民卫书杰赞不绝口。
卫书杰主要从事农作物收购工作,经常在济源周边收购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有效规避风险,今年2月底,他为5632.8吨玉米投保了为期45天的“保险+期货”,期权类型为看跌期权。到期后,由于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卫书杰成功获得了相应的理赔。
记者采访了解到,“保险+期货”是在传统农业保险产品基础上的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农户购买农产品价格保险,一旦遭遇市场价格动荡,触发价格保险赔付条款,将由保险公司赔付亏损。保险公司借助期货与期权工具,将农户最为关心的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形成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减少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对农户造成的损失,为投保农户保驾护航。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今年以来,示范区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力度,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加强金融融合创新,积极推广“保险+期货”模式,拓展保险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
“‘保险+期货’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规避价格风险,保障其收益,还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源支公司负责人邢秀兵说。
护航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示范区各金融机构积极推广“保险+期货”,拓展服务领域,开拓性开展了饲料、生猪、花生、玉米、鸡蛋5类“保险+期货”保险项目,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提供保障。
据了解,2021年至今,示范区各金融机构累计实施“保险+期货”项目44个,提供风险保障5.7亿元,累计赔付金额1143.95万元。今年上半年,为农户提供超过1.06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赔付金额201万元。
示范区财政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加强农村金融创新试点,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为农业经营主体撑起风险“保护伞”,助力乡村振兴。